攻城队的加点策略直接影响攻城效率和战损控制。器械兵种是攻城核心,其攻城值仅与兵种适应性相关,S级器械武将的攻城值高达120,A级为100,B级80,C级75。因此优先选择主力部队不用的A级以上器械武将,无需考虑品质,品质仅影响战损,可通过带兵值和战法弥补。注意避免误用非器械兵种,例如3个S级盾兵攻城值仅144,而3个C级器械兵可达225,差距显著。

器械武将的等级要求不高,攻打6级以下城池时15级即可,重点在于带兵数量。建议每个武将带兵量为守军数量的1.5倍,且兵力均分。若队伍缺乏输出武将,可能导致平局浪费体力,因此需均衡分配武将强度。战法配置以蓝色传承战法为主,武力将搭配输出战法,智力将选择回血或谋略战法,战法等级4级可应对7级以下城池。

个性系统对攻城队加成显著,推荐主加军用系,副加兵道。军用系优先选择神行(提升行军速度)、牵制(防止平局时敌方撤退)、火计(免疫火焰伤害并解锁火攻指令)和叫阵(强制调动敌方非守城部队)。兵道系推荐应募(减少征兵资源消耗)、操练(提升练兵效率)和号召(增加预备兵上限)。个性点有限,需根据攻城阶段灵活调整,例如前期侧重神行和应募,后期补足叫阵和火计。
攻城需注意战术配合,主力部队优先消灭守军和驻防部队,器械队待守军清零后进场拆耐久。器械兵移动慢且被所有兵种克制,需避免单独行动或过早接触敌方。同盟作战时需统一指挥,确保主力与器械协同,同时利用营帐缩短行军距离。攻城值计算为每5分钟对城池耐久的伤害,高等级城池耐久可达150万,需提前规划兵力与时间。

器械队的养成是长期过程,可通过扫荡低级资源地或练兵提升等级,但需权衡铜币消耗。攻城前需侦查目标城池的守军数量与耐久度,合理分配主力与器械队伍。若未能一次性攻下,耐久会缓慢恢复,需组织二次进攻。最终占领判定以最后一击为准,因此需精确控制器械队的进场时机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