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士阵容的核心特点在于通过高额生命值加成构建前排坦度,同时依赖特定装备提升输出或功能性。斗士羁绊通常提供4/6/8人口不同层级的生命值加成(如4斗士+700生命值、6斗士+1200生命值),这使得斗士英雄天然具备极强的生存能力。出装策略需围绕抗伤与续航展开,优先为前排斗士配备防御型装备,如狂徒铠甲、日炎斗篷、荆棘背心等,以最大化其承伤效率。部分高费斗士(如瑟提、蔚)也可作为副C,搭配半输出装备补充团队伤害。
防御装备的选择需根据对局环境动态调整。面对物理输出为主的阵容,荆棘背心与冰霜之心能有效克制敌方攻速和暴击;若对手法系伤害较高,则优先合成巨龙之爪或适应性头盔。日炎斗篷是斗士体系的前期神器,不仅能提供生命值和护甲,其灼烧效果还可用于压制敌方治疗或低星单位。狂徒铠甲则适合生命值成长性高的斗士(如努努、科加斯),通过百分比回复提升持续作战能力。斗士阵容通常需要至少一件团队增益装备(如救赎、钢铁烈阳之匣),以弥补群体辅助能力的不足。
以索拉卡为例,蓝霸符或青龙刀可加速技能释放频率,搭配珠光护手或大天使之杖提升法术爆发;而蔚作为物理型斗士,则适合泰坦的坚决、无尽之刃等装备,通过技能破甲效果配合普攻输出。部分版本中,狼人也可作为核心,依赖鬼索的狂暴之刃或巨人杀手强化攻速与切坦能力。这类出装方案需确保斗士在扛伤的同时具备终结战斗的能力,避免因输出不足陷入持久战。
海克斯强化与转职道具对斗士阵容有显著提升。斗士之徽或斗士之心可帮助快速达成6/8斗士羁绊,而飞升复苏之风等符文能进一步强化坦度或续航。若获得古代档案或纹章之书,可尝试混搭其他羁绊(如3机甲、2秘术),以弥补斗士阵容怕控制或法伤的短板。运营方面,斗士体系需在中期(4-1阶段)确定核心并集中资源,后期则根据对手阵容灵活调整站位与装备分配。
斗士出装需平衡个体强度与团队协作,通过装备与羁绊的联动构建攻防一体的体系。其特点在于容错率高,但需精准把握装备合成时机与阵容节奏,避免因过度追求坦度而忽视关键输出点的培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