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守军团的器械运用是同盟攻城略地的核心战术之一。器械部队的合理配置与调度直接影响攻城效率,需要从组建原则、兵种特性、战法搭配和实战操作四个层面系统规划。器械部队的核心价值在于其高攻城值,但需避免与敌方主力交战,因此组建时应优先选择器械属性为S或A的武将,即使低星武将也可胜任,关键在于兵种适应性而非个体强度。
器械部队的攻城值由兵种适应性决定,S级器械武将单兵攻城值可达120,A级为100,而常规兵种即使S级适应性也仅有48点攻城值。这种差异决定了拆除城墙耐久度的效率差距。组建器械队伍时需确保三名武将均为器械兵种,混搭其他兵种会大幅降低整体攻城效能。同时建议选择统率或智力较高的武将担任主将,以提升部队生存能力,减少被敌方残存守军消耗的概率。
器械部队的实战运用需严格遵循攻城阶段划分。在同盟攻城指令中,必须先由主力部队清除城池守军和驻防部队,待守军数量归零后,器械部队才可进场拆除耐久。太守需通过军团功能统一调度集结的器械部队,利用护卫指令将其安全输送至前线营帐或要塞。每个军团最多绑定50支器械部队,行军时应避开敌方主力活动区域,选择最短路径以减少被截击风险。
战法配置方面,器械部队宜选用低消耗的传承战法,重点增强生存能力或补充输出。蓝色品质战法中,援救包扎等恢复类战法可降低战损,挥砍火攻等基础输出战法则有助于应对残余守军。战法等级提升至4级即可满足基础需求,过度强化反而会挤占主力部队的资源。需注意避免配置内政类战法,这类技能在攻城时完全无效。
太守操作层面需掌握军团的多线程控制技巧。当多支器械部队同时作业时,应保持各部队兵力均衡,通常单支部队携带兵力为城池守军1.5倍即可。通过军团界面可实时监控各部队状态,对重伤或疲劳单位及时进行替换。器械部队完成指定区域拆除后,应立即撤回安全区域待命,避免无谓损耗。整个过程中,太守需与同盟指挥保持密切沟通,确保器械调度与主力进攻节奏同步。
由于器械兵种移动速度全游戏最慢,建议在前线要地预先建立营帐或要塞作为中转站。部队重伤后应优先返回营帐而非主城,以节省二次行军时间。资源分配上需保证器械部队的预备兵补充,但不宜过度投入高级资源,其定位始终是辅助性兵种。通过精细化运营,器械部队能在最小战损下实现最大攻城效益,成为同盟扩张领土的高效工具。